十堰102岁老人血压血脂均正常,他说吃饭时有个习惯
十堰102岁老人血压血脂均正常,他说吃饭时有个习惯
十堰102岁老人血压血脂均正常,他说吃饭时有个习惯山中常有千年松,世间难逢百岁人,百岁老人的身上,有着(yǒuzhe)每个人都渴望的“宝藏(bǎozàng)”——长寿之道。
日前,记者来到市西苑医院家属区,在102岁老人余敬(yújìng)标的家中(jiāzhōng),探寻他的长寿秘诀。
5月16日下午,记者走进余敬标(yújìngbiāo)位于一楼(yīlóu)的家,只见客厅墙上挂着一副书法对联“春为一岁首,梅占百花魁(kuí)”。笔力苍劲,字体工整,很难想象这出自一位百岁老人之手。
余敬标正在进行(jìnxíng)书画创作。
余敬(yújìng)标的儿子余修(yúxiū)竹介绍:“这是父亲自己编撰书写的,他一直保持着对书法和文学的热爱。”另一侧墙壁上,一幅幅花鸟山水画栩栩如生,牡丹娇艳欲滴,山水意境悠远,皆(jiē)是余敬标的亲笔画作。
余敬标(yújìngbiāo)家中的墙壁上挂着他的作品。
余修竹告诉记者,“父亲(fùqīn)每天必看新闻联播,国际国内大事他都十分关注。他虽然年事已高,但始终保持着对世界(shìjiè)的好奇心和热情。”
1923年12月8日,余敬标出生于竹溪县新洲镇三盛院村。幼时读私塾(sīshú),为他打下深厚的(de)文化基础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投身(tóushēn)教育战线,将自己(zìjǐ)的青春奉献给乡村教育事业。1959年,余敬标荣获竹溪县教育战线劳动模范称号,成为当地教育界的标杆人物。
“父亲热爱劳动,犁田耙地、肩挑背扛(káng),样样在行。他(tā)一生豁达,总把困难(kùnnán)看得云淡风轻。乐观向上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态,是他长寿的秘诀。”余修竹说。
规律的作息和节制的饮食,是余敬标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。保姆刘安秀对老人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:“夏天早上6点多(diǎnduō)起床,冬天7点多,天气好就去院子里(lǐ)散步,每天出去两三次,至少走500步。早餐(zǎocān)固定是软(ruǎn)饼子、两个鸡蛋、一盘凉拌豆芽和一碗豆浆;午餐吃米饭、炒(chǎo)瘦肉,偶尔喝苞谷糁稀饭;晚餐则是一个包子和一碗汤。”
“再好吃也(yě)不多吃,再好喝也不多喝,我只吃八成饱。”余敬标一直坚持饮食节制。每隔半个月,余修竹都会特意去买一只(yīzhī)甲鱼 ,为(wèi)父亲增强营养。
天气好的时候,余敬标会拄着拐杖去(qù)院子里散会儿步。
谈及烟酒,余敬标笑着说:“年轻时抽烟,70岁就戒了;以前酒量(jiǔliàng)不错,一斤酒不在话下,曾喝过64小杯酒都没有醉。但(dàn)95岁时把酒(bǎjiǔ)也戒了,现在只喝绿茶。”正因长期坚持健康饮食,余敬标的体重始终稳定(wěndìng)在52公斤。
此外,余敬标(yújìngbiāo)还自学医术,掌握了穴位按摩的技巧。每天(měitiān)早中晚3次,他都会雷打不动地进行按摩。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让他头脑清醒,思路清晰,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各项指标均(jūn)保持正常。
余敬(yújìng)标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,诗词、书法、绘画、读书、旅游、音乐(yīnyuè),样样精通。
余敬标始终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(hàoqíxīn)。
“去年之前,父亲还经常打麻将。我们兄妹(xiōngmèi)打麻将时,他就在旁边观战(guānzhàn),不时指点一二。”余修竹笑着说。
2008年至2018年,子女们每年都会带着余敬标自驾游。从云南的苍山洱海,到(dào)内蒙古的广袤草原;从西藏的布达拉宫,到海南(hǎinán)的天涯海角……处处都留下了(le)他们的足迹(zújì)。每到一处,余敬标都会写下感受,赋诗作词。
如今(rújīn),每天上午是余敬标的创作时间。他沉浸在绘画与诗词的世界里,花鸟(huāniǎo)在笔下灵动鲜活(xiānhuó),山水在纸上意境深远。黄昏时分,他会坐在院子里,吹起竖笛。落日余晖洒在他身上,笛箫声随风飘荡,为静谧的傍晚增添一抹诗意(shīyì)。(十堰晚报)
傍晚十分,余敬标(yújìngbiāo)坐在室外悠闲吹奏竖笛。
102岁是坚韧强大的生命力(shēngmìnglì)
更是幸福人生的(de)终极形态
诠释了(le)豁达、自律与热爱的力量

山中常有千年松,世间难逢百岁人,百岁老人的身上,有着(yǒuzhe)每个人都渴望的“宝藏(bǎozàng)”——长寿之道。
日前,记者来到市西苑医院家属区,在102岁老人余敬(yújìng)标的家中(jiāzhōng),探寻他的长寿秘诀。
5月16日下午,记者走进余敬标(yújìngbiāo)位于一楼(yīlóu)的家,只见客厅墙上挂着一副书法对联“春为一岁首,梅占百花魁(kuí)”。笔力苍劲,字体工整,很难想象这出自一位百岁老人之手。

余敬标正在进行(jìnxíng)书画创作。
余敬(yújìng)标的儿子余修(yúxiū)竹介绍:“这是父亲自己编撰书写的,他一直保持着对书法和文学的热爱。”另一侧墙壁上,一幅幅花鸟山水画栩栩如生,牡丹娇艳欲滴,山水意境悠远,皆(jiē)是余敬标的亲笔画作。

余敬标(yújìngbiāo)家中的墙壁上挂着他的作品。
余修竹告诉记者,“父亲(fùqīn)每天必看新闻联播,国际国内大事他都十分关注。他虽然年事已高,但始终保持着对世界(shìjiè)的好奇心和热情。”
1923年12月8日,余敬标出生于竹溪县新洲镇三盛院村。幼时读私塾(sīshú),为他打下深厚的(de)文化基础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投身(tóushēn)教育战线,将自己(zìjǐ)的青春奉献给乡村教育事业。1959年,余敬标荣获竹溪县教育战线劳动模范称号,成为当地教育界的标杆人物。
“父亲热爱劳动,犁田耙地、肩挑背扛(káng),样样在行。他(tā)一生豁达,总把困难(kùnnán)看得云淡风轻。乐观向上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态,是他长寿的秘诀。”余修竹说。
规律的作息和节制的饮食,是余敬标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。保姆刘安秀对老人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:“夏天早上6点多(diǎnduō)起床,冬天7点多,天气好就去院子里(lǐ)散步,每天出去两三次,至少走500步。早餐(zǎocān)固定是软(ruǎn)饼子、两个鸡蛋、一盘凉拌豆芽和一碗豆浆;午餐吃米饭、炒(chǎo)瘦肉,偶尔喝苞谷糁稀饭;晚餐则是一个包子和一碗汤。”
“再好吃也(yě)不多吃,再好喝也不多喝,我只吃八成饱。”余敬标一直坚持饮食节制。每隔半个月,余修竹都会特意去买一只(yīzhī)甲鱼 ,为(wèi)父亲增强营养。

天气好的时候,余敬标会拄着拐杖去(qù)院子里散会儿步。
谈及烟酒,余敬标笑着说:“年轻时抽烟,70岁就戒了;以前酒量(jiǔliàng)不错,一斤酒不在话下,曾喝过64小杯酒都没有醉。但(dàn)95岁时把酒(bǎjiǔ)也戒了,现在只喝绿茶。”正因长期坚持健康饮食,余敬标的体重始终稳定(wěndìng)在52公斤。
此外,余敬标(yújìngbiāo)还自学医术,掌握了穴位按摩的技巧。每天(měitiān)早中晚3次,他都会雷打不动地进行按摩。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让他头脑清醒,思路清晰,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各项指标均(jūn)保持正常。
余敬(yújìng)标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,诗词、书法、绘画、读书、旅游、音乐(yīnyuè),样样精通。

余敬标始终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(hàoqíxīn)。
“去年之前,父亲还经常打麻将。我们兄妹(xiōngmèi)打麻将时,他就在旁边观战(guānzhàn),不时指点一二。”余修竹笑着说。
2008年至2018年,子女们每年都会带着余敬标自驾游。从云南的苍山洱海,到(dào)内蒙古的广袤草原;从西藏的布达拉宫,到海南(hǎinán)的天涯海角……处处都留下了(le)他们的足迹(zújì)。每到一处,余敬标都会写下感受,赋诗作词。
如今(rújīn),每天上午是余敬标的创作时间。他沉浸在绘画与诗词的世界里,花鸟(huāniǎo)在笔下灵动鲜活(xiānhuó),山水在纸上意境深远。黄昏时分,他会坐在院子里,吹起竖笛。落日余晖洒在他身上,笛箫声随风飘荡,为静谧的傍晚增添一抹诗意(shīyì)。(十堰晚报)

傍晚十分,余敬标(yújìngbiāo)坐在室外悠闲吹奏竖笛。
102岁是坚韧强大的生命力(shēngmìnglì)
更是幸福人生的(de)终极形态
诠释了(le)豁达、自律与热爱的力量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